欢迎来到北大荒集团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~
农场要闻
您当前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> 农场要闻
YALVHE FARM
​ 农业绽放“数智”之美 ——鸭绿河农场科技赋能现代化大农业发展
时间:2023年12月06日 09:08  来源:北大荒集团黑龙江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:葛艳晶 点击量:


黑土地、北大仓。全国每50碗饭就有一碗来自建三江。

2023年9月6日至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,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。如何让“中国饭碗”装满优质“中国粮食”?地处三江平原的鸭绿河农场正在奋力书写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答卷。在这里,一项项农业规划振奋人心,一个个农业项目加速推进,一个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勃发生机,农业发展日新月异,特色农业遍地开花,现代农业异彩纷呈,一幅“农”墨重彩的丰收画卷正在鸭绿河大地上徐徐展开。

强应用促转化

一粒种、一株苗,折射的是如何让“中国饭碗”盛满更多优质“中国粮食”这一关键问题。

今年春季,鸭绿河农场通过应用智能化叠盘育秧技术,并集成水稻种子温汤浸种消毒杀菌、智能双氧催芽等先进设备,实现高精度流水线作业。

“以往,我们都是自己在地里浸种催芽,温度掌握不好,出芽参差不齐,既费事又耗时。自从用上叠盘暗室育秧,安全又方便,水稻产量也比以前高了很多。”谈起叠盘暗室育秧的好处,种植户张伟喜上眉梢。

黑土地里“慧”种田,科技赋能打牢了粮食丰产丰收的智慧基础。近年来,农场通过新建叠盘暗室育秧基地、组建专业管理和技术团队等方式,积极推广温汤浸种、智能浸种催芽、基质土改良、秧田智能管控、硬盘摆盘机和起盘机等创新技术集成和应用,实现育秧生产全程机械化,亩减少用种量10%,节约成本25元,解决了育秧成本高、水平参差不齐、自然风险大等难题。今年,农场新建暗室育秧车间两处、配套设备18台(套),可为180栋大棚供苗。

“今天老师讲的密苗机插、水稻变量施肥等技术,非常实用!”近日,农场第一管理区种植户袁喜军参加农场举办的线上农技培训后,竖起大拇指为农场点赞。

为提高水稻标准化种植技术水平,农场实行全员培训。线上,邀请农业专家开展远程培训,并组织农技人员利用快手、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培训;线下,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,解答种植户疑问,并开办“田间课堂”,发挥其灵活选择地点、灵活安排人员的优势,既节省时间,又不耽误农活。目前,农场已开展现场会、定标会、交流观摩会等各类科技培训12场次,受教育人数达2400余人次,有效提高了全员科学种田水平。

农场还强化校企合作,建立创新技术融合研发基地,继续构建农科教相结合、产学研大联合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架构,开展校企创新合作项目,针对农业生产瓶颈,采取重点攻关项目“揭榜挂帅”科技悬赏制,通过导向评审、过程竞争的形式,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方潜能优势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坚战,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。

求突破提质效

随着农业机械化加速升级,农业智能化、数字化在鸭绿河大地快速推进。“以前看天种地,现在看屏种地”,智慧农机让农场农业生产变了模样。

新机具的引进,加速了智能农业的发展。近年来,农场积极探索破题,紧跟时代脉搏,通过使用“北斗导航”系统、测产终端设备等,有效提升了农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,减少了人力成本。“以前我们觉得智能化农机可有可无。现在,意识到了智能化、数字化的好处,智能化农机已经成为刚性需求,既好用又管用。”今年,种植户刘喜国尝到了智能农机的甜头,他新购进一台无人搅浆平地机,春天作业时,他只需轻轻按下手机上的操作按钮,机器就开始自动作业,直行、转弯、掉头,动作连续、干净利落,机器驶过之处,水田变得平整如镜。

据刘喜国介绍,无人搅浆平地机对操作要求几乎“零门槛”,只需用一部手机,就可以指挥一台机车,每天整地作业百余亩。相较于传统人工驾驶作业,提高了作业效率、作业标准,降低了人工成本。

有了现代化机械力量助力,农场一季水稻生产仅用6个“10天”,即可高标准完成几十万亩水稻浸种催芽、秧田播种、搅浆整地、机械插秧、收获、秋整地6个生产环节的工作。如今,农场46万亩水稻丰收已成定局,所属各管理区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割晒作业,预计10月中旬将全面完成水稻收获作业。

今年,农场以建三江分公司“一目标、两平台、八区、九大工程”为发展路径,通过农业要素的数据化采集、可视化展现、智能化决策,构建以绿色高效为特征的“数字农业”管理体系,实现农业耕、种、管、收全产业链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精准化,为打造农业领域航母,筑牢“中华大粮仓”积蓄发展动能。

补短板夯基础

金秋九月,走进鸭绿河农场,随处可见一片片金色的稻田,饱满的稻穗在秋阳下熠熠生辉,宛若一幅幅喜迎丰收的风景画。

农场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,地块、池埂减少了,土地平整度和土地利用率均得到提升,种植面积增加了4%左右。同时,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优势得到有效发挥,亩节水100立方米以上。

粮以田为基,农以田为本。今年,农场以建设“水稻标准化生产模式展示区”为目标,在主干道沿线开展水稻本田标准化改造、农业生产环境高标准治理、水稻生产全环节标准化生产种植等项目。目前,已完成本田标准化改造2.4万亩,形成“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新型农业格局,提高农业抗灾能力,有效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。

近年来,农场深入贯彻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,因地施策,对水稻地块进行基本农田标准化改造,把影响农田耕作栽培的渠埂、高岗、低洼等障碍因素统一进行规划改良,对农田进行格田扩大、缩埂增田、扩边整形,形成了“中间路、两边田、四周渠”的更为科学合理的布局。同时,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,农场聚焦科技创新引领,不断在农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,充分发挥改造综合效能,为应用轨道技术、发展智能技术和实施现代化机械联合作业提供良好基础保障,让珍贵的黑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,提升增产增收潜力。

下一步,农场计划利用3年时间,实现主沿线水稻本田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,全面提升示范带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标准,切实发挥现代化大农业的标准示范引领作用。

初心如磐,使命在肩。鸭绿河农场将按照科技农业、绿色农业、质量农业、品牌农业的要求,深入贯彻落实北大荒集团“三大一航母”建设工程,在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“排头兵”的实践中,走出一条集约、高效、安全、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。葛艳晶

 

 

 


主办单位:北大荒集团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

版权所有:北大荒集团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

技术支持:讯码科技

地 址:北大荒集团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

联系电话:

黑ICP备2021011662号-1